
一周视点(2018.9.1)
文章来源:懋峰资产发布时间:2018-09-01
本周市场方面,上证指数全周累跌0.15%,报收2725.25点,成交5890亿元;深证成指累跌0.23%,报收8465.47点,成交7741亿元;中小板指累跌0.12%,报收5844.98点,成交3042亿元;创业板指累跌1.03%,报收1435.20点,成交2357亿元。由于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大幅上涨,带动市场上涨,周一市场高开高走,三大股指稳步上扬,最终沪指收涨1.89%,深成指收涨2.87%,创业板指收涨2.99%,两市成交量合计3232亿元,比上一交易日放量860亿元,市场情绪明显好转。但由于没有更多利好消息的刺激,市场乐观情绪逐渐降温,随后四日市场下跌,且跌幅逐日扩大。外围市场方面,全周标普500全周累涨0.93%;道指累涨0.68%,纳指累涨2.06%。从上周五至本周三,标普500和纳指连续四日创历史新高,主要是由于科技股的大幅上涨。亚马逊周四创历史新高,最高涨至2025.57美元,总市值超过9800亿美元。WTI 10月原油期货全周累涨1.69%,报69.88美元/桶,半个月来累计涨近8%;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全周累涨2.08%,报77.71美元/桶,半个月来涨近10%,国际原油近期的大幅上涨主要受伊朗石油减产的影响。
消息面方面,今年以来,有关部门继续跟进减税降费的落实。8月31日下午,新个税法获通过,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10月1日起实施5000元起征点,且5000元的起征点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也出台一系列措施。8月30日国常会表示,在实施好已出台措施的同时,再推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一是对因去产能和调结构等政策性停产停业企业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对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投资业务给予税收减免、对涉农贷款量大的邮政储蓄银行涉农贷款利息收入允许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二是为鼓励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此前已确定的500万元进一步提高到1000万元。三是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和吸引境外资本参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期限暂定3年,完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采取上述措施,预计全年再减轻企业税负超过450亿元。这一系列减税措施将有效降低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和扩大生产,也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在当前外贸出口减少的现状下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支撑。
经济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上升。8月份,制造业PMI为51.3%,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与年均值持平。今年以来,除春节月度外,该指数均在51.0%至52.0%景气区间内运行,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扩张态势。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2.1%,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重回景气区间,显示当前宽信用政策下,市场主体预期逐步改善,但由预期到产出的政策实效仍需等待;小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说明非制造业总体扩张步伐有所加快。此外,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8%,分别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2个和0.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步伐有所加快。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略超预期,生产端扩张是制造业PMI回升的重要因素,基建发力带动近期工业原材料价格上升令上游企业生产预期向好,但另一方面,当前内需仍然疲弱,外需在贸易摩擦影响下收缩明显;非制造业扩张则是受到暑期消费旺季带动,节日因素消退后能否继续上升的不确定性较大。中小企业生产预期的改善对经济结构存在利好,但政策发挥实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
总的来说,近期市场成交量继续维持在地量,热点相对分散,涨停个股数也维持在30个以下,市场谨慎情绪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从消息面来看,上周五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反弹有利于减轻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市场情绪的恢复需要时间,市场情绪难以大幅扭转。当前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持续在2800点和1500点以下震荡徘徊,短期内没有大利好将难以突破,但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估值底、政策底已显现,外围资金在陆续进入,投资者应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