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视点(2018.9.15)
文章来源:懋峰资产发布时间:2018-09-15
本周市场方面,上证指数全周累跌0.76%,报收2681.64点,成交5107亿元;深证成指累跌2.51%,报收8113.88点,成交6877亿元;中小板指累跌3.17%,报收5533.30点,成交2903亿元;创业板指累跌4.12%,报收1366.57点,成交2225亿元。周一沪深两市低开低走,走出单边下行的行情,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创四年来的新低,周二沪指创两年半以来新低,之后几天,三大股指相继续创新低,创业板指更是一周五天连续创盘中新低,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外围市场方面,全周标普500全周累涨1.16%;道指累涨0.92%,纳指累涨1.36%。WTI 10月原油期货全周累涨1.82%,报68.98美元/桶;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全周累涨1.65%,报78.10美元/桶。
消息面方面,9月1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2018年第14号公告,围绕逐步统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业务资质,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和监管信息共享,推进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内部制度,统一评级标准,提高评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或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可以同时在两个市场开展评级业务。资质互认加大了评级机构在两个债券市场的竞争,有利于提升评级质量和投资人服务质量。二是鼓励同一实际控制人下不同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统一评级标准、技术方法和业务规范等。这有利于债券评级走向规范,并降低监管难度。三是多头监管走向统一。之前债券市场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和发改委等部门多头监管,各部门有不同的评级标准,造成管理混乱,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监管,将统一评级标准,规范管理,并明确将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有利于打消买卖评级级别和违规评级的乱象。
经济数据方面,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从环比看,8月份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同比看,8月份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肉价格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PPI方面,从环比看,8月份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8月份PPI上涨4.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考虑到最近宏观政策调整之后,更为宽松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基建投资,会提振相关原材料和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因此下半年PPI依然可能会维持下行趋势, 但下行的幅度会明显收窄。如果政策调整力度超预期,不排除部分月度PPI会有小幅反弹。
总的来说,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虽然受美国主动要求同中国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消息刺激,周四A股展开超跌反弹。但是由于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及美联储可能在9月下旬加息,市场对前景还是较为悲观,从近来机构抱团的白马股和权重股相继“砸盘”使得股指连续创新低就可见一斑。但通常认为白马股的暴跌往往是熊市最后一轮的下跌,后或迎来新一轮牛市。